Rhesus monkeys, Macaca mulatta, know what others
can and cannot hear
恆河猴知道其他個體是否能聽見
Laurie R. Santos, Aaron G. Nissen, Jonathan A. Ferrugia
Animal Behaviour
Volume 71, Issue 5, May 2006, Pages 1175–1181
許多動物行為的研究上發現,動物會利用聽覺訊號的功能欺騙其它個體,可能是了解欺騙行為會影響其他個體的行為。
例如,雄紅原雞 (Gallus gallus)利用發現食物的叫聲欺騙雌性前來覓食時,趁機交配 (Gyger & Marler, 1988);恆河猴 (Macaca mulatta)會改變呼叫同伴聲音的頻率,來決定與誰分享食物 (Hauser , 1992; Hauser & Marler, 1993);而黑猩猩 (Pan troglodytes)能夠藉由欺騙的行為來影響其他個體對於事件的看法 (Premack & Woodruff , 1978)。
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恆河猴,是否有能力判斷聽覺與認知之間的關聯。
本篇研究挑選的研究對象為27隻自由放養的成年恆河猴 (Macaca mulatta)。研究者將葡萄藏在15x14 cm大小10 cm高的兩個半透明塑膠盒中,1號盒蓋上掛了20個小鈴噹,被打開或移動時會發出聲音,2號盒蓋上則完全不裝鈴鐺。
例如,雄紅原雞 (Gallus gallus)利用發現食物的叫聲欺騙雌性前來覓食時,趁機交配 (Gyger & Marler, 1988);恆河猴 (Macaca mulatta)會改變呼叫同伴聲音的頻率,來決定與誰分享食物 (Hauser , 1992; Hauser & Marler, 1993);而黑猩猩 (Pan troglodytes)能夠藉由欺騙的行為來影響其他個體對於事件的看法 (Premack & Woodruff , 1978)。
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恆河猴,是否有能力判斷聽覺與認知之間的關聯。
圖1、恆河猴(圖片來源:http://ppt.cc/touy) |
圖2、實驗示意圖,競爭者在距離受試者2M處。 |
實驗1.受測的恆河猴看得見競爭者。
實驗2.受測的恆河猴看不見競爭者。
圖3、受測的恆河猴對於無鈴鐺、有鈴鐺聲2種容器的選擇比例,實驗1當看得見競爭者時選擇無鈴鐺的塑膠盒的比例為86% (binomial test, n=14, P =0.006),實驗2當看不見競爭者時選擇無鈴鐺塑膠盒的比例為31% (chi-square test, n=16, P =0.96)。 |
本篇研究的作者發現當有競爭者時,受測的恆河猴很少將目光放在競爭者身上,當沒有競爭者時,受測的恆河猴反而會積極的四處尋找、確認競爭者的所在位置。因此,推測恆河猴應有將聽覺和視覺信息連結的能力。
◎我的疑問:如果要將實驗1與實驗2放在同一張圖做比較的話,是否應該使用同一種統計方法較為適當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