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台灣謎猴-人猴距離知多少?】


先讓我們看幾張在國外所拍攝,人與動物共處的照片。

圖片來源新浪博客:http://qing.blog.sina.com.cn/tj/59f7dda333000m1f.html
圖片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63375
圖片來源妞新聞:http://www.niusnews.com/=P2d97x0

圖片來源:http://www.ettoday.net/dalemon/post/5589
圖片來源:http://www.ettoday.net/dalemon/post/5826
圖片來源台灣動物新聞網:http://www.tanews.org.tw/info/3082

大部分的看到這些照片閱讀者、分享者都會提到他們對於這樣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的親密關係感到溫暖、感動、有愛。

那麼現在讓我們看看,一般媒體報導、部落格文章在高雄壽山上拍攝人猴共處的幾張照片。
圖片來源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1950?page=1 
圖片來源小yy台灣旅行腳:http://yy.george.tw/blog/ 
圖片來源高雄市議會趨勢觀點:http://www.kcc.gov.tw/magazine/2010_08/t04-3.html
圖片來源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ational.nature.park/timeline

接下來是我們與獼猴相處的畫面
圖片來源台灣獼猴生態攝影展:http://ppt.cc/zQMK
圖片來源台灣獼猴生態攝影展:http://ppt.cc/zQMK
林美吟 拍攝
林美吟 拍攝

大家看完這三組照片,有什麼感覺呢?
我曾經在【台灣謎猴番外篇 - 我不是珍古德I】【台灣謎猴番外篇 - 我不是珍古德II】中寫道,跟野生動物近距離相處在國外發生就會變成感人、溫馨、可歌可泣,在我們身上發生就會變成爭議、不洽當。

在台灣,一直以來灌輸給民眾的觀念是,面對台灣獼猴必須「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提供給國中小的示範教案中告訴小朋友10公尺是「猴身」安全距離 (城市花果山:壽山臺灣獼猴 環境教育篇,2012)。

保持距離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如果維持遠距離,可以緩解人猴衝突的話,為何至今這麼多年了人猴衝突並沒有趨緩呢?

近距離就一定是錯的嗎?
但是,什麼樣的距離叫?又是什麼樣的距離叫做?
有什麼準則可以依憑嗎?

當獼猴形象惡劣到被捕獸夾夾傷、被痛毆吐血時還有人喊活該、死好、數量太多不需保護,甚至想提議縣政府將獼猴捕捉安樂死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驕傲的展示這樣的生態教育是成功的嗎?

我常說「和平共處,需要的是理解和觀念的改變,而不是創造距離」



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誤解,因為誤解而產生衝突,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這世界不是只有黑白兩色,也許我用了非傳統認知中的方式來解說、引導民眾,但這並不代表這就是錯的,不能因為我的舉動跳脫了你理解範圍之外,你就指責我是錯誤示範。

對於我來說,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只是消極防範,當你拉近了跟獼猴間的距離,才了解獼猴的行為聲音表情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相處及應對。

所以我以「理解與尊重」作為出發點來帶獼猴團,告訴團員們獼猴和我們人一樣每隻個體的個性都不同,脾氣也是也好有壞,像年輕的獼猴好比我們的飆車族很愛叫囂、威嚇,最好的辦法就是視而不見、轉頭將視線撇開,他們就會無趣的離開。也有可愛小幼猴,當他覺得舒適自在沒有威脅性的時候就會爬到人類頭上玩鬧、理毛。

我會先示範不讓人親近的獼猴被我打擾時會有什麼反應,並解說當他們感到不喜歡時拒絕你的姿態是如何,什麼樣的表情是威嚇、什麼樣的表情是害怕臣服

而後,當我熟悉度高的獼猴靠近身邊,我會告知團員「理毛」對於獼猴的意義是非常親密的行為,當我們能夠近距離與獼猴相處時,表示他們對我們投以非常高的信任,我們必須尊重他的意願。

也有人問我,難道我都不會被猴子攻擊嗎?
會,當他們感到威脅、害怕時,他們仍然會防衛。
當有團員被威嚇時,我也會就團員做了什麼動作以及他周遭的情況來判斷獼猴威嚇他的原因,當成機會教育的解說題材

很多示範、講解都並非一張照片所能傳達的那麼簡單,對我來說的「距離」是一種「尊重」距離遠近是由獼猴決定而不是我們,當我們自己將距離拉遠的話,要如何去理解對方呢?

其實,我並沒有反其道而行,只是我的方法比較不同。

【照片中跟獼猴親密共處,必須經過長期追蹤、觀察獼猴,深知獼猴個體個性的研究人員陪同才可辦到,一般民眾請勿輕易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