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那些過去......】


我爸平時對人非常溫和,但是只要談起獼猴他就是激動到不行,連我也常常跟他吵得不可開交。
也許是這二十年他替獼猴受的委屈太苦了,也許那些被別人誤解的痛太深了,又也許黑幕屏蔽了真相,讓不擅表達的他受盡冤枉。

曾有某組織的要角對他說:
「假研究,真餵食!」、「雙胞胎哪是什麼研究發現?!根本是你們餵出來的!」、「假專業!」......。

曾有某專業人士質疑他:
「不科學」、「業餘」、「干擾生態」、「餵食者」......。

他日日夜夜氣到睡夢中爬起來罵幹拎涼,怒到再念碩班、博班。

其實我知道他很恨、很怨,那種不論你怎麼努力研究、發表,做了再多,旁人都只著重於「餵食」二字,然後他所說的所做的一切就被抹得一乾二淨。
而實際上,指責他餵食的人,他們的手段跟研究方法又高明到哪裡去呢?

在他真正進入研究領域以前,他真的就只是一個單純愛猴子的國中老師,他忽然發現獼猴的世界好像跟平常的刻板印象都不一樣,生物課本根本完全寫錯!
當年他也不像一般山友帶人吃的麵包、餅乾,每周六早上七早八早就把可憐的女兒我挖起來,先到鳳農菜市場買一大籃龍眼、荔枝或芒果,再背上山(女兒拭淚)。
連進入研究領域後,買生花生、生黃豆來測定位階都考量過,怕花生放久受潮有黃麴毒素,最後選了黃豆。

這二十年,他花費了至少250萬以上在台灣獼猴身上,除了食物,還有救援獼猴的醫藥費、器材花費、相片沖洗...等等。他做這一切是為了什麼?你說這世界上會有人那麼北七,得不到好處、背負罵名,還拼命付出嗎? 有,就是我爸。

我媽常說,沒有猴子就沒有現在的我爸。
二十年前發現自己得了糖尿病備受打擊的林金福,是因為獼猴,才努力爬山、戒酒維持健康的身體。

好啦,打到這裡一定又有民眾路過靠北我在騙取同情。
我這就正經的說「餵食野生動物」並不是那麼不可碰觸的議題,至少對我來說,這個研究方法並不是需要隱蔽的,只是在台灣莫名的敏感,提到「餵食」就哇啦哇啦的要高潮了。

我們什麼都那麼愛學國外,可是資訊卻很封閉。
除了利用食物競爭,來觀察牠們的互動、臣服來做位階的判別(Preuschoft et al. 1998)以外,2013年已經有專門探討餵食野生動物的文章,它將餵食野生動物分成四大類型:(1)研究需求(2)經營管理(3)觀光旅遊(4)逢機餵食(逢機餵食就是在路邊、公園等等公共場所進行餵食,類似台灣塔塔加獼猴的情況)。作者認為在詳加評估之下以及詳細的配套措施之下「餵食野生動物」,能夠有效的促進對該物種的認識, 以及從事教育活動或對當地居民具有經濟價值會更利於促進人們積極進行保護(Sara Dubois and David Fraser,2013)。

在你們批評我們的研究方法以前,可曾想那是不是所有以食物當誘餌的研究方法都不可用都是「錯的」?所有利用食物捕捉的個體全都不算數,這些論文、學位都作廢?

很多事都有方法、都可以討論,只是在於人們願不願意去了解,或者就此故步自封原地打轉。

當然,你質疑我,為何我不能挑戰你呢?

還有,那個說我老爹假研究真餵食的路人,你連研究都做不出來還放什麼烏拉屁啊?

這世界上不是所有人站出來都是為了利益、權力、名聲、地位。還有啥米小恩怨的。
我們就只是為了猴子,不行嗎?

【不可替代性 】

之前友人問我:「你寫那麼多、說那麼多、教那麼多啊不就都給別人學光了?這樣不是很吃虧?」「而且大家都懂獼猴了,你就不特別了啊!」
好像有點道理~!

但是,我和我爸 林金福 從來不怕人家懂獼猴,也從來不怕人家學獼猴的知識,只怕沒有學完整,又害得吱吱深陷汙名。

那天獼猴團我開玩笑的跟學弟妹們說:「所有獼猴的事我都可以教你們,我會竭盡所能的教,除了獼猴身上總共有幾根毛我沒辦法回答以外,我絕對不會藏私,絕對是掏心掏肺的告訴你們我所知道的。」

為什麼?
知識本來就是一種傳遞、傳承的存在。

就算今天大家把所有獼猴的行為、表情、生態、習性都從我身上學得一乾二淨,我再也沒有東西可以教大家的時候,我對於壽山台灣獼猴來說還是永遠唯一不可取代的人。
「什麼都可以被取代,但是經驗、感情跟信任卻不行。」

《此照片與獼猴親密互動之行為,必須經過15年以上與獼猴社群相處,且深知獼猴社群結構­、個體個性的研究人員,才可辦到,一般民眾請勿隨意嘗試。》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台灣謎猴-野生動物就應該要害怕人類嗎?】

對於從小跟動物打混的我來說,我對於這個觀念一直無法接受。

野生動物害怕人類是本能嗎?

當我們去翻閱種種關於動物行為的研究,會發現恐懼和害怕並不是出於「本能反應」,而是經由學習和過去的經驗形成的行為、情緒,而這樣的情緒反應大部分是面對「天敵」和「危險」時產生。

這裡就牽涉到心理學相關的層面了,而行為心理學中的「認知心理學」,目前有許多研究者藉由測試動物的反應來驗證動物是否和人類一樣有認知的能力;並藉由刺激來觀察動物的反應,去理解動物在形成「害怕」這樣的心理狀態時所需要條件是什麼?
於是心理學家John B. Watson做了一個測試,他讓嬰兒每次看見小白鼠時發出很大聲的巨響,此後(制約後)這個小嬰兒看到小白鼠就會因為想起先前的驚嚇而哭泣、害怕,甚至往後看到小白兔或白色的東西就會哭(類化作用generalization)。

再舉例來說,為何「初生之犢不畏虎」?為何小孩會不害怕火焰伸手去摸?
邏輯上來說,對於未知、沒有惡經驗的事物,引起害怕反應的機率是很低的。

對於動物的認知,目前所做的研究都只能利用測試來驗證我們假設,因為我們永遠無法得知除了自己以外的生物「真正」的想法是什麼?
只能模擬、揣測,試著去了解大概的輪廓。

那為什麼在台灣會有「野生動物會害怕人類」、「野生動物會警戒人類」的普遍想法,如果野生動物沒有害怕、恐懼人類的反應似乎就不太正常的觀念?

這只是推測、預設下的想法?
或者我們認為人類對於野生動物來說是「天敵」及「危險」?

如果這一切只是習慣使然,請大家顛覆一下以往的想法。

我們應該去做的,是讓大眾獲得正確的生態觀念及學習對待野生動物的良好態度,不是隨意的跟大眾宣稱野生動物就應該要怕人。
為什麼「應該」?為什麼要讓動物感到恐懼?

這是我們該好好檢討的問題,而不是將這樣的「應該要害怕人」合理化成野生動物都該具備的習性。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獼猴知識小學堂-交配季】

台灣獼猴的交配季(Mating season)為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2月,生育季(Birth season)為每年的3月至6月,嬰猴出生則集中在4-6 月 (Hsu, et al., 2000 ),妊娠期約為162天( Peng, et al., 1973)

當進入對台灣獼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交配季」時,成年雌猴後就會開始發情,進入發情期時,雌猴臀部及尾巴的皮膚(性皮膚)會腫脹,呈豔紅色;而雄猴的臉部跟臀部也會開始潮紅。而每次交配進行時間平均約為8-10秒,如期間有停頓時最高記錄可達33秒。


雌猴發情時臀部性皮膚會開始潮紅
根據林金福老師的長期觀察發現,交配季初期(10-11月)擁有交配優先權的核心雄猴會跟隨最先發情的雌猴頻繁的進行交配,這是動物行為中的交配守護機制(Mate Guarding),此時的群外雄猴及孤猴也會找機會跟發情的雌猴交配,所以並不是只有俗稱的「猴王」(核心雄猴)才擁有交配權喔!

最有趣的現象是在交配季時,核心、群內、群外及周邊雄猴替雌猴理毛頻率高於非交配季,是不是跟人類為了追女朋友拼命討好女性很像呢? XD

※插圖來源:悠嘻猴


其他的獼猴知識小學堂請參考↓
【獼猴知識小學堂-沒有猴王這件事!】:http://ppt.cc/5QT~
【獼猴知識小學堂-嬰猴的出生】:http://ppt.cc/5ndL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身上沒有跳蚤!】:http://ppt.cc/DPZZ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真的會吃土哩甘災?】:http://ppt.cc/6ZlX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也有保母制度哩甘災?】:http://ppt.cc/Osb-
【獼猴知識小學堂-換毛季】:http://ppt.cc/GvSk
【獼猴知識小學堂-咧嘴唇動】:http://youtu.be/DpNi57u_LYI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所羅門王的指環】


為了研究動物行為,你必須和活生生的動物建立親密關係;你還得具有超人的耐性,若只是為了理論研究的興趣,實在不足以維持你的耐性。

如果你對動物沒有愛心,不能把動物視為人的近親,就別想和動物建立互信關係,也別想在研究方面有什麼重大收穫。 ----1949, Konrad Lorenz.


康勒‧勞倫茲(Konrad Lorenz)被稱為「動物行為學之父」,是除了珍·古德(Jane Goodall)之外我最崇敬的研究者之一。

勞倫茲在與動物互動的過程中學習他們的「語言」,模仿他們的聲音,觀察動物的一舉一動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事。

他最著名事蹟就是發現了印痕作用(Imprinting)。他以人工的方式孵化雁鵝蛋,這些剛孵出的小雁鵝便將第一眼看見的勞倫茲當成是媽媽,亦步亦趨的跟著他。

但是這樣的作用到了水鴨身上卻不管用了,每次孵出來的小水鴨總是慌亂地跑走離他遠遠的,於是勞倫茲就開始嘗試在水鴨孵化時學水鴨媽媽的叫聲,這一次孵出來的小水鴨果然沒有逃走,還用信任的眼神看著他。

這下子勞倫茲實在是感動得要命,但是只要他不發出叫聲或是站起身來,小水鴨便會狐疑的看著他,拼命的大叫尋找媽媽,於是他一個大男人只好蹲低著身子邊學鴨子呱呱叫在庭院裏面帶著小鴨。雖然這種看似怪異行為讓路人對他指指點點投以異樣的眼神,卻也讓他驗證了辨認媽媽的叫聲是出自於水鴨的本能反應。

對他來說,跟動物們交朋友就像家常便飯一般。這些他的動物朋友也如一般的野生動物一樣自由行動,可是他感到安慰的是,當他呼喚他的動物朋友時,他們總是會如他所期望的來到他的身邊。

勞倫茲說:「人和野生動物居然能建立真正的友誼,這種體會真的使我非常快樂,就算上帝將人從伊甸園放逐,我也不覺得是件苦事了。」

而我所身處的台灣,總是讓我對於我自己所接觸、所學習的事物感到非常矛盾與困惑,接觸野生動物是錯的,在我心裡是互相信任的舉動卻變成戲謔、騷擾。

無論如何,我就如勞倫茲所說的,研究結果並不會是我所得到的唯一補償,還有許多別人無法體會的樂趣,使我心甘情願忍受動物所帶來的花費與麻煩。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閱讀筆記撰寫-恆河猴知道其他個體是否能聽見


Rhesus monkeys, Macaca mulatta, know what others
can and cannot hear
恆河猴知道其他個體是否能聽見
Laurie R. Santos, Aaron G. Nissen, Jonathan A. Ferrugia
Animal Behaviour
Volume 71, Issue 5, May 2006, Pages 1175–1181

許多動物行為的研究上發現,動物會利用聽覺訊號的功能欺騙其它個體,可能是了解欺騙行為會影響其他個體的行為。
例如,雄紅原雞 (Gallus gallus)利用發現食物的叫聲欺騙雌性前來覓食時,趁機交配 (Gyger & Marler, 1988);恆河猴 (Macaca mulatta)會改變呼叫同伴聲音的頻率,來決定與誰分享食物 (Hauser , 1992; Hauser & Marler, 1993);而黑猩猩 (Pan troglodytes)能夠藉由欺騙的行為來影響其他個體對於事件的看法 (Premack & Woodruff , 1978)。

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恆河猴,是否有能力判斷聽覺與認知之間的關聯。
圖1、恆河猴(圖片來源:http://ppt.cc/touy)
本篇研究挑選的研究對象為27隻自由放養的成年恆河猴 (Macaca mulatta)。研究者將葡萄藏在15x14 cm大小10 cm高的兩個半透明塑膠盒中,1號盒蓋上掛了20個小鈴噹,被打開或移動時會發出聲音,2號盒蓋上則完全不裝鈴鐺。

圖2、實驗示意圖,競爭者在距離受試者2M處。
研究者進行2種測試實驗:
實驗1.受測的恆河猴看得見競爭者。
實驗2.受測的恆河猴看不見競爭者。

圖3、受測的恆河猴對於無鈴鐺、有鈴鐺聲2種容器的選擇比例,實驗1當看得見競爭者時選擇無鈴鐺的塑膠盒的比例為86% (binomial test, n=14, =0.006),實驗2當看不見競爭者時選擇無鈴鐺塑膠盒的比例為31% (chi-square test, n=16, P =0.96)。
在實驗1看得見競爭者時,在27隻受測的恆河猴中有14隻個體靠近塑膠盒,選擇無鈴鐺的塑膠盒的個體有12隻,顯著高於選擇有鈴鐺的塑膠盒 (binomial test, n=14,=0.006),可能是因為受測的恆河猴認為聲音會使競爭者發現自己。而實驗2看不見競爭者時對於有無鈴鐺的塑膠盒選擇沒有顯著差異 (chi-square test, n=16, P =0.96)

本篇研究的作者發現當有競爭者時,受測的恆河猴很少將目光放在競爭者身上,當沒有競爭者時,受測的恆河猴反而會積極的四處尋找、確認競爭者的所在位置。因此,推測恆河猴應有將聽覺和視覺信息連結的能力。


◎我的疑問:如果要將實驗1與實驗2放在同一張圖做比較的話,是否應該使用同一種統計方法較為適當呢?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 致 "你們" 】



嘿,我知道你們不喜歡我,但是可以稍微看一看這封為你們而寫的信嗎?

其實,你們說我什麼、用什麼形容我都知道,朋友問:「妳難過是因為得不到他們認同嗎?」,不是的,我難過的是,為什麼同為這環境、這土地努力、奮鬥要彼此敵視?

我不知道你們曾不曾仔細的看過我寫的文,或者你們一看見來源是我便棄如敝屣?我真的已經說了很多很多次,本來每種研究方法都有優缺點,沒有任何方法是完美無缺的,我也不會刻意敵視某所某系(但是一開始是真的會比較防備),我針對一直都是射後不理的「主事者」。

也許你們覺得我抓住這次的機會攻擊你們,可是你們不會知道我為了要拆除追蹤器的事拜託了多少人,等待了多久,經過多少次的失望。

我不會因為石虎、黑熊的主要研究者、保育者是來自某系所,我就覺得這些研究都不值得參考,或質疑你們的專業,可是你們仔細地想一想每一次你們批評我時,除了用黃豆誘食及與野生動物過於親近之外還有其他嗎?

偏見會蒙蔽雙眼,除了我們的研究方法以及跟獼猴的相處之外,你們看見了獼猴的棲地也被嚴重破壞嗎?你們看見了那些捕獸夾、彈弓、空氣槍、長棍、BB槍了嗎?你們看見那些中毒的臉跟屍體了嗎?(這些難道是因為跟人親近才有的傷害嗎?)

你們救援流浪動物、保護石虎、為黑熊抗爭的時候,我做的努力跟付出並不會比你們少,我敬佩你們的努力,可是你們是否尊重過我?

我寫的那些靠北文,都是一而再,再而三,不斷被質疑、批評下的產物,因為無論我怎麼解釋、拿出文獻佐證、詳細說明都沒有人要看,就是錯,無論如何我就是被貼了標籤,就是錯;誰不會沮喪?誰不會動怒?

已經推行「五不」超過十年,社會大眾對獼猴的誤解有減少嗎?登山民眾對於獼猴生態有更理解嗎?人與猴的相處有更和平嗎?

台灣獼猴的處境跟生活環境跟其他野生動物真的不太相同,他是備受敵視的保育類動物,他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野生動物....

我只是用跟你們不同的方法讓大眾理解台灣獼猴罷了,不去試試怎麼知道結果?

如果有朝一日你們可以放下成見,跟著我們的腳步到獼猴家作客,也許你們就能理解我為什麼會這麼做。

【台灣謎猴-節育的必要性?】

今天談論這個問題非常嚴肅,而且造成的影響非常大,希望大家真的要好好詳閱此篇。
自台灣獼猴數量過多的說法開始深植大家心中之後,各相關單位、研究單位紛紛想效仿香港採取節育。聲稱為台灣獼猴節育乃是最人道也是最有效控制數量的方法。
截圖自公視「我們的島-猴不教誰之過」,2012年1月09日。
問題1、台灣獼猴數量有多到需要人為控制嗎?


數量問題我再次強調『台灣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確實調查台灣獼猴族群數量』。
沒看過相關系列的人請先詳閱:【牠也是毛小孩,需要被「正確」關心】台灣獼猴數量之謎:http://ppt.cc/VrO5

以族群生態學的理論來說,一個物種的族群就算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也不可能無限度的變大,必須考慮到棲地面積、種間競爭、族群密度等等因素的影響,自然環境有著自己的調控機制,我認為人為控制族群數量是非常不必要的事。

但是,我們台灣竟然已經開始準備實施。
節育示範獼猴為台南南化地區的台灣獼猴。 圖片來源:台灣獼猴危害調查評估及處理示範作業模式之建置(1/2),2013。
林務局的新聞稿中也明白的寫道:
林務局於102年委託東海大學林良恭教授已完成全臺獼猴危害熱點調查,今(103)年度將進行獼猴危害通報及熱點防治示範作業。針對獼猴危害熱點中較為嚴重之區域,林務局採取科學性減口之策略,以避孕及結紮絕育方式,進行猴群數量之控管,預計今年底會有部分初步成果。(資料來源:http://ppt.cc/2cgq)

問題2、台灣獼猴若實施全面性的節育措施會有什麼影響?

在還不了解台灣彌猴的族群狀況,就開始測試性替台灣獼猴做節育手術,我真的想罵這些人到底有沒有經過審慎評估?

在吳與林(2000)台灣獼猴族群之地理親緣關係研究報告中,分析了玉山國家公園與壽山的台灣獼猴的粒線體DNA,發現壽山的台灣獼猴的基因多樣性高於玉山國家公園的台灣獼猴。可是壽山地區的台灣獼猴族群,在近十年間,已經開始因地理隔離而造成遺傳漂變(嬰猴雙眼瞎、弱視、體弱、肢體殘障),也就是奠基者效應(founder effect)。
一出生就雙眼瞎的幼猴,2013年拍攝 林金福。
什麼是奠基者效應?
野生動物面臨因棲地破碎化、過度開發所造成的地理隔離(Geographic Isolation),原本的族群因為地理隔離而分出部分個體產生新的群體,新群體初期的數量雖然會增加,但因未與其他群體交配繁殖,彼此之間基因的差異性甚小,就開始產生了遺傳漂變。
奠基者效應(founder effect)示意圖。圖片來源:http://ppt.cc/w5oi


台灣獼猴族群在基因多樣性較高的壽山都已開始產生遺傳漂變,那麼政府單位又替台灣獼猴實施節育措施的話,造成生育斷層(實施節育年度的台灣獼猴無生育子代),豈不是加速台灣獼猴族群邁向滅絕嗎?

這個問題真的非常嚴重,怎麼做了研究調查十多年,卻只看見表面的『無絕種之虞』,這些潛在危機卻無人過問,相關政策卻反而將台灣獼猴一步步地往死胡同裡推。

請正視這個問題,絕對不是我在危言聳聽,而是已經在發生!

備註:遺傳漂變的嬰猴幾乎無法在野外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