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國語日報採訪稿-壽山棲地重疊 探索人猴相處界線】

國語日報採訪稿-壽山棲地重疊 探索人猴相處界線
全文刊登於國語日報 104年3月23日星期一,王詣筑 報導
以下內容節錄和改編自報導內文:
高雄壽山地區臺灣獼猴入侵民宅的事件時有所聞,日前又有媒體報導獼猴入夜後,仍在人潮聚集處等待餵食。是那些原因讓壽山的臺灣獼猴表現出不同以往的行為?

人類餵食吸引獼猴聚集?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表示(以下簡稱裴):「人類餵食會造成獼猴行為改變,就算配合獼猴日常生活作息餵食仍會產生影響。」
裴說:「正常情況下,相鄰兩個猴群的活動範圍重疊度約在百分之十以下,可是在人類餵食行為密度較高的壽山地區,三四個猴群的活動範圍,重疊度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當活動空間壓縮,猴群間競爭激烈,就容易發生打鬥。

成熟公猴 尋找獨立棲地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生林美吟對此事抱持不一樣的看法(以下簡稱林),她認為獼猴的生活作息並沒有改變,是由於人類佔據棲地,而壽山山區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人類活動,要獼猴「不習慣」人類出沒,時時保持高度警覺、遠離人跡,也太「強猴所難」。
林說:「日前媒體報導中那一群「不回家」的獼猴,是成年後離開原本群體,去尋找新群體繁衍下一代的「群外公猴」。為了基因傳播,這些公猴的移動範圍往往會更廣。」「而闖入民宅的,多半也是群外公猴,希望政府為當地社區民眾加裝門栓在內的防猴鋼網紗窗,防止獼猴誤入民宅,減少居民困擾。」

保持距離 V.S 共享和平山林
裴說:「雖然高雄市政府明令不得餵食台灣獼猴,但《野生動物保育法》卻未明訂禁止條例,他認為政府部門應該積極介入防止餵食,以免人類過度餵食,讓臺灣獼猴太接近都市,造成人猴關係緊張。

而林美吟認為由於臺灣獼猴給人既定形象較為負面,將朝營造形象可愛的獼猴相關商品來扭轉臺灣獼猴負面形象發展。她還舉辦親子團及營隊,帶隊上山,介紹與獼猴相處的方式。目前已有超過700人曾經參與,頗受好評,她期許未來將獼猴團帶進校園,繼續推廣臺灣獼猴生態。



延伸閱讀:
【臺灣獼猴知多少-關於獼猴的三大誤解】
http://meimeilin126.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22.html
【不要餵食治百病】
http://meimeilin126.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21.html
【台灣謎猴-餵食問題知多少?】
http://meimeilin126.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