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關於獼猴團...我的小小心情】

轉眼暑期也將結束,回頭看看這2個月5場的獼猴團,我有些感動。

每次帶團,有舊成員也有新成員,有自動自發來參加的,也有甲賀道相報的,每一次都給我再往前進的動力。
雖然總是飽受質疑,雖然總是備受爭議,但是看到你們與吱吱相處時,雙方都是開心的,而且歡樂的氣氛感染路人都著足聽我們解說,好奇著我們是什麼單位,這一切都讓我覺得很值得。

開始被注意的這段日子以來,某些人說我沒有什麼傑出成就,也沒出過書投過期刊憑什麼出來大放厥詞,有些人說我利用獼猴出名,想要創造個人專屬事業版圖,更有部分的人說我憑藉我父親的光環立足。
這些人們說的都對,我不傑出也沒有成就,可是當我在做著你們做不到的事情的時候,你們正在質疑我靠著「林金福」三個字的光環走跳。
我說實話,「 壽山台灣獼猴」跟「 林金福 」並沒有給我什麼光環,而是一個記號,一個讓公家單位頭痛、跟研究單位對立、挑戰傳統權威的記號,這個記號沒有一點利益可圖,只有使命和理想。

我不是一開始就得到認可,我也曾經像個瘋子一般到處大聲嚷嚷台灣獼猴不壞、台灣獼猴不多、獼猴被掛戴了項圈長達8年之久、台灣獼猴其實飽受欺凌,可是只得到敷衍跟冷眼旁觀,只收到冷嘲熱諷,只看到於事無補......

很多事情真的是從一個契機開始,就算你明白眼前的這個坑很大,但是你不往下跳試一試,又怎麼知道結果?

破四弟抓貓事件,就是一個坑。

第一次可能是巧合,第二次有些人看好戲,第三次開始有人改變想法了.......直到第六次這一切已經不是巧合、運氣可以辦到的事情了,這件事全台灣沒有別人可以辦到的時候,我終於看見了曙光。

我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更沒有響噹噹的頭銜,可是我願意告訴你們一切我所知道的台灣獼猴,願意跟你們分享跟獼猴間的友誼,只要你們可以改觀、可以相信,我願意一團一團的帶直到這世界改變。

我很珍惜你們,願意相信我的你們,是我扭轉這一切憑靠著的力量。

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相信我。
謝謝你們,願意跟著什麼都不是的我理解台灣獼猴,真的,謝謝。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獼猴圖片集-以示警告】


我常舉例說,每個人的個性都不相同,那麼猴子也是一樣的,每隻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脾氣,並不是ㄧ般人所想的那麼粗淺。

圖片中這隻雄猴,我和他從小就認識了。將他取名叫「自殘」,是因為一直以來他的思考邏輯跟大家(其他獼猴)不太相同,每次我故意逗他、嚇他,他不會像別人一樣先開口威嚇,他都會咬自己的手臂「以示警告」!!

每次我都笑彎了腰,取笑他的滑稽,但是我明白,這是他特有的溫柔~
雄猴間打架、驅趕時,從沒看見他拿出「以示警告」這招,只有面對我們時他才會有這種舉動。

警告了我這麼多年,他也未曾真的咬過我,總是那麼認真地警告我,這就是他對我的愛。

誰說獼猴很野蠻、很兇狠呢?
只是因為我們不懂得他們罷了。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獼猴知識小學堂- 換毛季】

台灣獼猴在(每年3月底-6月)生育季時,同時也是換毛季的開始,雄猴的換毛時間換略早於雌猴,約4月就開始換毛。而雌猴則從5月份開始換毛。

平常獼猴的毛色是灰中帶金的(毛根灰毛尾金),開始換毛時,我們可以觀察到獼猴身上的毛色開始變得灰撲撲的,然後抱著新生嬰猴的猴媽媽們也常因為側邊皮毛被嬰猴抓的參差不齊,而被登山的遊客誤以為獼猴得了皮膚病,人家只是在換毛啦~>////<
換好的時候就會如下圖右方的雌猴,柔柔亮亮、閃閃動人~  

因為換毛時是從頭頂的毛開始汰換,也因此換毛季開始一段時間以後,許多獼猴頭部的毛髮已經換好了,身體卻還沒,可以看出明顯的色差,真的很像剛剪完頭髮的樣子呦!

一般來說,雌雄猴換毛皆於十月左右完成,好漂漂亮亮的迎接交配季的來臨,而根據 林金福 老師的觀察記錄發現,如果雌雄猴換毛提前於八月底前完成,當年的冬天可能會特別寒冷喔!!


其他的獼猴知識小學堂請參考↓
【獼猴知識小學堂-沒有猴王這件事!】
【獼猴知識小學堂-嬰猴的出生】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身上沒有跳蚤!】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真的會吃土哩甘災?】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也有保母制度哩甘災?】

【獼猴知識小學堂-嬰猴的出生】


台灣獼猴的交配季(Mating season)為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2月,生育季(Birth season)為每年的3月至6月,嬰猴出生則集中在4-6 月 (Hsu, et al., 2000 ),妊娠期約為162天( Peng, et al., 1973)。

台灣獼猴雙胞胎的紀錄由林金福首次發現,並於2000年間發表(Hsu MJ, Lin JF, and Agoramoorthy G. 2000. Occurrence of twins in wild Formosan macaques, Macaca cyclopis at Mt. Longevity, Taiwan. Folia Primatologica 71:154-156.)。

而以壽山地區而言,有 22.2%的嬰猴於出生後第1 個月內便死亡(林金福,2007)。

其他的獼猴知識小學堂請參考↓
【獼猴知識小學堂-沒有猴王這件事!】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身上沒有跳蚤!】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真的會吃土哩甘災?】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也有保母制度哩甘災?】

【獼猴知識小學堂- 猴子也有保母制度哩甘災?】


在母系社會的獼猴世界中,近親之間會傾向共享資源、互相援助以增加彼此的生存利益,使基因得以傳承下去(Hamilton, 1964)。因此雌猴傾向與其他高位階個體結盟及維持友好關係,以穩固在社群內的位階排序(Chance et al.,1977; Chapais & Schulman, 1980)。

在這樣的階級體制下就形成了「Babysitting」,又稱為「托嬰行為」,成年雌猴會協助其他雌猴來照顧今年剛出生的小嬰猴。

但是除了雌猴以外,雄猴也是會擔任保母的腳色呦~!
其實在其他獼猴屬的物種「雄猴」V.S「嬰猴」之間的互動與關係已經被探討很久了。

在1974年,就有文章描述恆河猴(Macaca mulatta)社群中雄猴與嬰猴的玩耍互動情形(K. William et al.,1974);2013年在Building Babies書中更探討了非人類的靈長類雄性對於嬰猴的照護其功能及意義,在" When Dads Help: Male Behavioral Care During Primate Infant Development"這一章更提及了早在1959年就已確認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雄性個體會照顧幼體的事實(Itani, 1959)。

另外,巴巴利獼猴(Macaca sylvanus)及貓頭鷹猴(Aotus),都有文獻描述雄猴對嬰猴的育幼行為(Andreas Paul et al., 1996 ; Peter B. Gray et al., 2012)。

下面的影片連結就是壽山台灣獼猴群內第二位階的雄猴正在守護小幼幼們玩耍的畫面,有時幼猴玩得太過火猴奶爸也是會出言訓斥的呦!
是不是很可愛呢 ? http://youtu.be/LS5uT1X-f-I

而圖片中正是雄猴幫小猴子理毛的溫馨畫面呦 ~^^

其他的獼猴知識小學堂請參考↓
【獼猴知識小學堂-沒有猴王這件事!】
【獼猴知識小學堂-嬰猴的出生】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身上沒有跳蚤!】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真的會吃土哩甘災?】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真的會吃土哩甘災?】

每逢月底或是薪水還沒入袋時,我們常打趣的說:「這下真的窮得要吃土了!」,其實和我們同為靈長類的台灣獼猴可是真的會吃土的~

根據Krishnamani 和 Mahaney (2000) 的統計整理,目前文獻記載吃土的靈長類至少有三十九種,其中與台灣獼猴親緣接近的日本獼猴(M. fuscata)、馬來猴(M. fascicularis)及恆河猴(M. mulatta)都有吃土的研究記錄(謝寶森 等,2002)。

而台灣獼猴直到2000年柴山地區臺灣獼猴(Macaca cyclopis)食性之探討一文中才提及研究者曾看到台灣獼猴挖掘靠近植物附近土塊來食用(郭耀臨,2000)。到2011才正式在國際期刊發表(Hsu MJ, Agoramoorthy G and Lin JF. 2001)。

在2002年壽山地區台灣獼猴食土行為之研究中才對土壤成分進行深入分析,發現土壤中,鐵 ( Ferric iron ) 的平均含量在食土區為3.6%,高於非食土區的2.6%,且支持以食土做為體內礦物質補給品的假說(賈山民,2002)。

看來吃土,真的是很有益身心的活動呢!
各位~你們今天吃土了嗎?


註:組圖照片為林金福拍攝,林美吟編輯,歡迎註明出處轉載分享,請勿盜用。

其他的獼猴知識小學堂請參考↓
【獼猴知識小學堂-沒有猴王這件事!】
【獼猴知識小學堂-嬰猴的出生】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身上沒有跳蚤!】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也有保母制度哩甘災?】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台灣謎猴-人猴衝突知多少?】


台灣獼猴號稱是台灣最常見的保育類動物,然而卻惡名昭彰與人類衝突不斷,政府機關、學術單位、農民居民絞盡腦汁處理「獼猴問題」,20年了,這場人猴大戰卻不曾稍止,可曾仔細思考我們和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可曾捫心自問我們和野生動物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探究人猴衝突最大的主因在於我們對待野生動物的觀念和態度

當我們回頭翻翻國、高中的生物課本,對台灣獼猴的文字描述可能不超過300個字,可是牠卻是台灣特有種。我們招募了很多解說志工、上了許多培訓課程,卻沒有人了解怎麼跟野生動物和平相處。

台灣獼猴每年族群監控管理、志工管理、環境教育等等相關計畫那麼多(生態教育館還蓋了2間),可是當你仔細回想你對臺灣獼猴的相關認知,你會發現除了數量很多、會搶食物、餵食問題以外,你對這個號稱台灣多到滿出來、最容易看見的保育類動物根本一無所知。

那麼這些年來,關於野生動物的「生態教育」我們到底做了什麼呢?

高雄市政府建設局於2002年開始針對騷擾民眾的台灣獼猴進行捕捉,而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研究團隊自2003年起即開始接受高雄市政府委託調查壽山台灣獼猴生態,並加強宣導禁止遊客餵食野生動物的措施,而後,從2006開始執行為期3年的「高雄市柴山地區台灣獼猴族群及衝突管理(2006-2008),就是為了解決人猴衝突的問題。到了2009年高雄市府與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所合作『再造人猴新關係』計畫,開始強力推行五項宣導:遊壽山五「不」保平安
1.不餵食任何野生動物 
2.不接觸或攻擊獼猴
3.不威脅或瞪視獼猴 
4.不讓孩童或寵物離開身邊 
5.不當的行為要勸阻
(宣導資料來源http://ppt.cc/x4dQ、http://ppt.cc/8NpP)


從這5不裡,我只看到教民眾如何「自保」,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將台灣獼猴視為避之唯恐不及的洪水猛獸一樣,這樣的宣導創造了距離卻沒有解決衝突。
當你連一個物種的生態、行為、社會結構都不了解時要如何談「再造人猴新關係」呢?
大部分的民眾往往受到片面的新聞報導、傳言所誤導,然後就形成一種以偏概全的錯誤觀念,害怕是因為不了解,因不了解而產生誤解,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當我們使用錯誤的方式與野生動物相處時,這讓人猴之間關係反而每況越下。其實大部分的獼猴並不敢真的對人攻擊,因為他們也不了解人類,不曉得人類的行為代表什麼意義,為了保護同伴牠們往往只好選擇防衛。我們必須了解與野生動物相處時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尊重」「平等看待」,並不因為我們身為人而比較高等,也不因牠們只是動物而比較低下。

我個人認為人猴衝突大致上解決建議如下:

1.缺乏長期監測機制
台灣獼猴常被認為是野生動物保育成功的範例,但是,卻沒建立長期監測其族群生態的機制,導致一般大眾對於台灣獼猴的認知多是一知半解。我們應該目標在於進一步確認臺灣獼猴資源現況(而不是評估估算)、規劃建立台灣獼猴野外長期調查監測模式,未來可參考國外經驗成立台灣獼猴調查樣站,以建立完善的台灣獼猴研究資料庫。

2.缺乏環境教育解說及解說員的有效管理
政府相關單位雖然一直有培訓志工的課程和宣導,可是人猴衝突的問題卻未見改善,其中的問題點在於,培訓課程內容並沒有對症下藥,課程並無正確的解說台灣獼猴的習性行為及台灣獼猴的各種聲音表情到底是甚麼意思?遇到跟獼猴相處的各種突發狀況該如何應對?

即使上過了培訓課程,解說志工對台灣獼猴的認知仍是非常片面的,往往也不知該如何和台灣獼猴相處。在管理方面缺乏實際的管理經營和推廣,讓志工服務無法發揮最大的效益。

3.缺乏在地參與
若能在該地推行生態旅遊的同時,以吸收當地居民為導覽解說員為最優先的選擇,符合管理處經營管理需求的同時,也能提供工作機會給在地居民,在不危害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滿足遊客、當地居民以及管理單位經營管理的需求。

4.缺乏相關生態旅遊及導覽解說行銷策略
對於常態性的生態旅遊活動之辦理更欠缺行銷策略的規劃與執行的觀光發展行動。如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是觀光旅遊之可行性極高之地區,可提供中小學戶外教學陪同導覽解說,落實環境教育;一般遊客、機關團體可透過申請,提供專業的導覽解說, 並由專業人員管理、分配解說員工作項目,並加強推廣解說服務,有利於觀光發展及提升單位形象。

5.友善動物觀光果園
以目前政府官方所統計的果園損害評估,是以估算的方式提出數據。對於遭獼猴損害的季節大多為何、損害的果樹品種、及果園所在位置皆是必須納入評估的重要參考。我認為這些農民可以政府補助經費轉型為”友善動物觀光果園”納入生態旅遊的一環,並教育農民如何以”不傷害性”的方法防止獼猴摘取經濟性的作物。

甘地曾說:「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就看它怎麼對待動物。 (The greatness of a nation and its moral progress can be judged by the way its animals are treated.)」。

人猴和平共處並不是一場實現不了的美夢。
和平,需要的不是距離,而是理解。

走過這20年的人猴戰爭,我們應該了解真正的「保育野生動物」絕不是由片面的族群數量來決定成功與否,保育應該視為整體環境的保育,和傳播正確的環境教育知識,並非對於媒體錯誤的報導照單全收。

當我們用心去了解台灣獼猴的世界,真正站在「自然」的角度去看野生動物,才是和平的開始。

延伸閱讀:

壽山台灣獼猴影像日誌-獼猴翻背包時該怎麼做?

(影像過於晃動請見諒)

1.不用過於驚慌害怕。
2.拍打背包發出聲音。
3.直接提起背包,不直視獼猴眼睛。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有跳蚤嗎?】


常常聽到老一輩的長輩形容獼猴間互相理毛是在”抓蝨母”或”吃鹽粒”,而事實上,台灣獼猴身上真的有跳蚤或鹽分嗎? 

來來來,我們來看一下圖2,是不是很乾淨壓~ (照片中與野生動物的親密行為須要長時間的相處,了解台灣獼猴的行為、個性才可能達到,一般民眾請勿模仿)。 

理毛對獼猴來說,是一種親蜜的互動行為,最常發生在親子之間,就像爸爸媽媽在幫小朋友擦臉、梳頭髮、整理服裝儀容一樣。

獼猴一天當中除了覓食跟移動之外,也會花上非常多的時間在理毛互動上面,獼猴這麼頻繁的清理毛髮,身上有跳蚤的機率也就不高了。另外,因為獼猴身上的汗腺分布比人類少、散熱慢,不太會流汗,也因此身上也很難會有因為流汗而產生的「鹽分」。

既然獼猴的皮毛清理的這麼乾淨,為什麼他們還是會邊理毛邊從皮毛中捉東西到嘴巴裡吃的動作呢?吃東西這個動作,通常是因為被理毛的獼猴身上有傷口(結痂)、皮屑、及一些灰塵、細毛,獼猴會習慣性的將這些東西塞到嘴巴裡頭。

獼猴的理毛頻度在親屬關係當中是最高的,親屬間的理毛是一種親密的行為,Muroyama (1996) 指出,日本獼猴的成年雌猴較常對她們子代(包括嬰猴、未成年雌猴、成年雌猴)進行理毛行為。而社群成員間的理毛行為則是因為社群內都存在著由階級關係與結盟互惠的社會組織架構,因此靠著理毛這樣的社會行為,來鞏固彼此間的結盟關係 (Hill, 1994; Chaffin et al., 1995; Wong and Ni, 2000)。

這種頻繁的非親屬關係的理毛活動,除了使成年雌猴與其他成員維持穩定的關係之外,可能也是獼猴社群成員間的溝通管道(林泰榮,2008),如透過如雌猴間的相互理毛、核心雄猴替高位階雌猴理毛等等,來進行社群成員間的結盟關係,以便獲得較多的社會資源。

其他的獼猴知識小學堂請參考↓
【獼猴知識小學堂-沒有猴王這件事!】
【獼猴知識小學堂-嬰猴的出生】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真的會吃土哩甘災?】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也有保母制度哩甘災?】

壽山台灣獼猴影像日誌-猴子會度估哩甘災?

【台灣謎猴-餵食問題知多少?】



你看看我們圖中的台灣獼猴青少年都對我們的誇張、錯誤的報導感到不悅!!(新聞截圖取自東森新聞雲&蘋果日報網路影音),究竟我們對於餵食這件事了解多少?又有多少認知是正確的呢?

1. 「餵食會讓獼猴沒有謀生、覓食的能力」、「餵食後獼猴喪失謀生能力,所以猴子才會下山找食物、搶人家東西」

我並不贊成遊客貿然餵食野生動物,但是也沒必要一談到獼猴相關問題都扯到餵食、都是餵食引起的吧?人猴衝突至今20年,背後的因素絕對不只餵食那麼簡單。

既然獼猴和人同屬靈長類,讓我們以人類的角度來假設一下好嗎?


那麼,假設我與你見面時請你吃兩塊餅乾,難道你因為會吃了兩塊不勞而獲的餅乾,而喪失謀生能力或自行覓食的能力嗎?

可能這時又有鄉民跳出來說:「長期餵食就會啊!!」(理直氣壯貌)

好吧,如果你同意我請你吃2塊餅乾不會讓你沒有自行覓食能力,那我”長期”每次看到你都請你吃2塊餅乾,你會因此而喪失謀生能力,每天只等著我拿給你的餅乾嗎?
那我”長期”請你吃餅乾,有一天沒請你吃,你頂多有點失望,你會因此去別人家偷餅乾嗎?

這真的是很嚴重的邏輯問題,我們台灣的研究學者從來沒做過台灣獼猴的飲食攝入率(一天吃下去多少東西,營養成分跟熱量是多少),那麼餵食使獼猴喪失謀生能力的論點是從哪飛出來的?(謎之音:咻咻咻)
壽山台灣獼猴光是覓食就花掉一天約四分之一的時間(28.15%,王敬平,2005),單憑人類餵食根本無法取所有牠們的食物需求,完全不會有甚麼成天等人餵的行為

”覓食”是什麼意思?啊不就出去找東西吃嗎??
這本來就是牠們的本能,民居鄰近山腳,攤販也在山腳,它們路過拿人類的東西吃,也是一種"覓食",只是會讓人類不爽而已,再不爽,也不能說人家喪失謀生能力吧?

關於搶食物這件事,哩麻卡拜託咧(扶額)…..
猴以食為天,跟我們看到鈔票眼睛發光是一樣的,你拿著一疊鈔票在路上走能不被搶嗎?
猴以食為天,食物不露白=錢財不露白,牠們看到聞到食物直覺性的就是去拿,並不知道這個叫做”搶”。(猴:啊人家就想吃嘛~(扭))

這時可能又有鄉民跳出來:「就是因為餵食讓牠們不怕人才會搶啊!!」

在2004年高雄壽山在假日遊客人數估計就已經高達6175人非假日也有3490 人(高千晴,2004),牠們每天被迫跟人類相處、面面相覷,除了接受、適應還能怎麼樣?

接下來又有鄉民大叫:「那我沒帶食物牠也攻擊我!一定是餵食讓牠行為改變!」

靠杯,你以為牠們閒著沒事很愛攻擊人嗎?
先看看人類是怎麼攻擊牠們的吧…
【你所不知道的殘酷】相
片請點:http://tiny.cc/zrddkx

野生動物攻擊人也必須付出能量,也要考量是否能夠脫逃,其實牠們也不會輕易咬人的。只是人們因為不了解牠們的行為、動作,過於懼怕,帶拐杖、彈弓、利刃防身、驅趕獼猴,常常牠們僅僅是坐在木棧道也被用棍棒驅趕。

牠們也不了解人類,牠不知道你是否像上次那個打牠的人一樣要趕牠走,因而做出冒險的防衛。這些我們人又可曾去了解過?還是一昧的怪罪?

餵食最大的問題點不是在於會使牠們喪失謀生能力或是搶食甚麼的,在於我們一般民眾在完全不了解獼猴的狀況下就貿然以食物作為誘因跟獼猴接觸,帶著一種施恩式的給予。

野生動物有著牠們自己食物食性,不應該輕易拿人類加工、添加的食物給牠。而一般民眾不了解獼猴行為,在給食者跟取食者之間很容易擦槍走火發生衝突,然後獼猴搶食攻擊人的傳聞就此傳開,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誤解,這是種惡性循環

2.「餵食讓他們營養太好變得很會繁殖」、「餵食台灣獼猴讓牠們數量暴增!!」、「獼猴數量太多,入侵民宅很囂張!」、「數量過多導致牠們下山騷擾民眾」


台灣獼猴從來沒有「暴增」過,台灣獼猴數量問題請點閱↓
【牠也是毛小孩,需要被「正確」關心】台灣獼猴數量之謎http://ppt.cc/VrO5

我不知道所謂「很會繁殖」的定義為何?出生率嗎?
好,我們來看2012年12月壽山臺灣獼猴族群數量、分布及行為模式調查與保育模式研擬計畫的結果顯示各猴群出生率介於64.7%至81.8% (n=7,研究期間為2009-2012)

乍看之下出生率非常的高,但是死亡率呢?
以壽山地區的台灣獼猴而言,有22.2%的嬰猴於出生後第1個月內便死亡(n=11,研究期間為1996-2006)(林金福,2007)。

台灣獼猴交配季、生育季一年只有一次,一次只生1-2隻(且雙胞胎的存活率僅5-10%左右)。可不像人一年四季365天都在交配好嗎?嬰猴出生後的死亡率也很高,不是生了就一定會活好嘛!!!

高雄市政府於2001-2002年間就已發布禁止接觸、餵食野生動物,遊客餵食獼猴的情況已非常少見。為何還將人猴衝突的因素歸咎於餵食呢?


獼猴入侵民宅很囂張、很該死?
那請問獼猴入侵民宅的時候,有在你家煮泡麵還是搬家具過去,在民宅泡茶聊天?
還是有把你家樹砍掉、把花拔掉,改種牠們自己愛吃的?
請先看看人們在牠們「家」又是怎麼搞的↓
【壽山就是你家-棲地破壞系列】:http://ppt.cc/iuLQ

台灣獼猴本來就會季節性移動(取食當季盛產的果實、植物),獼猴在淺山地區活動,人的居住地離牠們越來越近,對牠們而言哪有分甚麼上山下山,就路過看看參觀比較一下,為什麼一定要牽拖那麼多罪名給牠們呢?

壽山山腳緊鄰民居
台灣獼猴族群數量的多少是人類說的,台灣獼猴的善與惡是人類塑造的,一個四角嶼計畫就將牠們丟往異鄉,一個數量過多的說法就決定要捕捉、要節育,然而卻沒有人有看見,我們侵占了多少山坡地、我們在山上開發了多少休息區。

這世界對台灣獼猴有多少與論多少爭議,牠們永遠無法參與其中,生與死皆在人的股掌之間操弄。

延伸閱讀:
【台灣謎猴-人猴衝突知多少?】
【台灣謎猴-野生動物就應該要害怕人類嗎?】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獼猴知識小學堂-沒有猴王這件事!】


台灣獼猴是以母系社會結構為主的群居性動物,具有相當明確的階級制度 (Birky & Su, 2005)。在母系社會的結構中,雌猴間有著嚴密的血緣關係,雌猴多留在出生社群,雄猴會在3-5歲會離開出生群 (Wu & Lin, 1992; Hsu & Agoramoorthy, 1999; Hsu & Lin,2001)。因此,在社群結構中大部分的社群成員是成年雌猴,成年雄猴約只佔社群成員中的5%。

一般我們所看到高舉尾巴呈現S型的雄猴(俗稱猴王),實際上是因社群內雌猴接納移入的”群內核心雄猴”。由尾巴高舉成S型來評斷是否為群內核心雄猴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獼猴跟我們人類一樣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些年輕的獼猴里長很愛舉尾來宣告自己的位階,但是一些穩重型的老里長就會比較低調的不舉尾;而且對獼猴來說舉尾根據情況的不同有各種不同意思,例如示好、威嚇、展示等等的情緒表達,所以不論是雌猴、幼猴、雄猴都是會舉尾的喔!

所以用舉尾來辨識核心雄猴,是錯誤的觀念呦!
必須要觀察雄猴距離社群的遠近、雄猴與社群成員間的行為互動,才能判斷是否為核心雄猴。

那麼核心雄猴是如何產生的?
核心雄猴不一定是經由打鬥所產生的,最基本必須獲得社群內雌猴的認同(因雄猴皆是外來的非本群出生),也就是必須能吸引雌性(會照顧嬰猴、抵禦其他社群等),才能成為核心雄猴。而核心雄猴就像是我們的民選總統一樣,經由雌猴選出,有位階優勢、交配優先等等利多。通常4年核心雄猴會自動退位離群,推測可能跟避免近親較配的機制有關(雌猴4歲性熟),目前臺灣獼猴還沒有相關研究探討此現象


其他的獼猴知識小學堂請參考↓
【獼猴知識小學堂-嬰猴的出生】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身上沒有跳蚤!】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真的會吃土哩甘災?】

【獼猴知識小學堂-猴子也有保母制度哩甘災?】

有時候,真相有你想的不一樣...

2分半的影片,不長不短,雖然做的很粗糙,還是非常盡力去傳達我的感受,以上。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壽山台灣獼猴影像日誌-農藥中毒小雄猴「寶寶」完整記錄

2014年8月3日約中午12:00,林金福發現誤食農藥的小雄猴,一開始因無力趴在地上,整個猴群圍著小雄猴,林金福覺得很奇怪跟進去看,發現他趴在地上一直吐。先送到中興動物醫院時好像快死掉了,中興因只看貓狗且農16今日休診,無法看診。

2014年8月3日約下午1:00,至宏力動物醫院會合,宏力說明現在無法醫治小雄猴,介紹我們轉診到肯亞專業動物醫院。


2014年8月3日約下午1:30,到達肯亞專業動物醫院,約1:40打了解毒針+鎮定劑,準備洗胃。


2014.08.04 第二天中毒小雄猴恢復情況影片↓ 
http://youtu.be/VGtuXWY-Wd0

2014.08.04肯亞專業動物醫院粉絲專頁Po出醫療過程照片↓
http://tiny.cc/z1q7jx

2014.08.05第三天中毒小雄猴恢復情況影片↓
http://youtu.be/mEcVmWYCXXU

2014.08.07野放途中… 影片↓
http://youtu.be/N7jJkUtqjeM

2014.08.07中毒小雄猴野放影片↓
http://youtu.be/9edB_L_eC-A

農藥中毒小雄猴「寶寶」完整記錄相簿